l 市售品牌常見的成分,希望大家能夠在選購商品時,檢查一下,在洋洋灑灑的英文成分中,是否有不適合使用的配方在內!
l Acetyl salicylic acid 乙醯水楊酸(SKX愛用的成分之一), 就是阿斯匹林的成分,長期使用肌膚會變薄,形成過敏膚質。
l mineral oil (礦物油,不透氣,不純的會引起過敏及致痘
triethanolamine(三乙醇胺, 常見的化妝保養品成分,會引起皮膚刺激及過敏反應, 美國CIR指出在沖洗產品中還算安全, 長期接觸性產品需注意, 建議小心使用, 與脂肪酸作用產生皂化反應)
l stearic acid(硬脂酸, 脂肪酸一種, 可能會引起過敏, 也存在致痘性)
l DMDM hydantoin >>>防腐劑
lodopropynyl butycarbamate>>>防腐劑
methyparaben(methylparaben, 防腐劑)
butylparaben(防腐劑)
l imidazolodiny urea(防腐劑)
benzophenone-9(紫外線吸收劑,可保護產品, 小心有過敏可能)
l POLYTHYLENE TEREPHALATE(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甲酸乙酯, PHTHALATE類的成分都有皮膚及黏膜刺激性, 儘量減少使用)
l sodium laureth sulfate>>>致痘性強的合成酯
l cocamide DEA>>>椰子醯胺二乙醇胺,增稠劑,乳化劑,起泡劑,穩定劑,長期使用需注意,有皮膚刺激以及致癌性
l cetearyl alcohol>>>鯨蠟醇,長期皮膚刺激性
l 什麼叫作礦物油
l 市面上,幾乎所有的化粧品內都含有”礦物油 mineral oil”這種成份,到底”礦物油”是什麼東西呢?
l 日本‧池田鐵作所著的《化粧品學》裡記載:石油在蒸餾時會產生氣體,將此氣體用以漂白脫色後,成為淡黃色之泥狀油,再用硫酸處理過後,則成為無色泥狀物,不溶於酒精、甘油、水。但在苯、醚、石油精、二硫化碳、三氯乙醛麻醉劑及油中卻是可溶性的,這種物質被用來做成機械潤滑油、醫療用軟膏、化粧品及鞋油等等,用途極其廣泛。
l 鞋油和化粧品怎會是同一種原料呢?是的。凡士林、石蠟、地蠟同是屬於石油系的礦物油。而為什麼要使用它呢?
l 由於礦物油的特性是延展性極佳、吸附性良好,能牢牢地、平順地附著於皮膚上,又具持久性、價格十分便宜,能大量的製造,不易腐壞等等優點,所以受到業者的青睞。
l 想一想,我們去選購化粧品時,是否考量它容不容易擦勻,摸起來光滑柔順,看起來光澤度良好,充分符合上述條件者,非礦物油莫屬了。
l 礦物油會造成什麼壞處
以石油系的礦物油做為化粧品的主要原料,使用起來順手、易塗抹,但是透氣性差,無法讓皮膚正常地呼吸。化粧品原料中有油脂和水,合成界面活性劑又不得缺席(如前述),如此一l 來礦物油與合成界面活性劑相互交叉作用,會使各種成份浸透皮膚內,連不必要的成份也吸收進去。
l 一個實驗說明油脂的透氣性。將一個養魚的小魚缸,分別滴上礦物油以及動植物油,覆蓋整個水面,經過十八個小時,小魚兒已被無透氣性的油脂切斷了氧氣,呈現死亡現象。而動植物油脂這邊仍然活蹦亂跳。(雖為天然油脂,但透氣性仍然有所差距,例如我們熟知的羊毛脂、橄欖油的透氣性只在10%左右)
l 請你側著臉照鏡子,臉部是否與脖子出現色差的情形?花了大錢仔細保養的臉部卻比沒有保養的手部、頸部及身體皮膚還要粗黑,你想過為什麼嗎? 有此問題的人卻不在少數。
l 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,是因為不良的化粧品原料導致的問題。而女性長出黑斑、雀斑問題的現象遠比男性多,老化也比同齡男性快,這是長期塗抹不良的石化原料產品,日積月累所導致的原因之一。
l 同時,加上紫外線照射的刺激,引起化學變化,產生斑點,如果又時常不當地按摩刺激毛孔,就會使礦物油浸透入皮膚內,引起黑色素分泌增加,黑色細胞異常興奮,而形成黑色素沉澱的黃褐色斑點。
l 更有甚者,出現整個臉龐泛黑的”焦面症狀”,而與脖子出現明顯色差的情形。
l 附加說明:
l ●礦物油(petrolatum)來源:
原油→真空蒸餾→脫蠟→脫柏油→溶劑精煉→白土處理→加氫處理→精煉礦
物油。
礦物油(petrolatum)是將原油中不要的雜質去除,最終仍無法完全"存化",所以
一般特性較合成油差。
●礦物油其目的在幫助肌膚維持其天然的濕潤。美國最早的保濕產品出現於40
年代,原始企圖是用蠟或礦物油將皮膚封塗起來,藉以避免水分散發與逸
失,並保護皮膚,不使其接觸外界有害物質。不幸地,持續使用的結果反而
導致皮膚乾燥、毛細孔阻塞、黑頭粉刺及肌膚鬆弛等現象。
●以石油系的礦物油做為化粧品的主要原料,使用起來順手、易塗抹,但是透
氣性差,無法讓皮膚正常地呼吸。化粧品原料中有油脂和水,合成界面活性
劑又不得缺席(如前述),如此一來礦物油與合成界面活性劑相互交叉作用,會
使各種成份浸透皮膚內,連不必要的成份也吸收進去。加上紫外線照射的刺
激,引起化學變化,產生斑點,如果又時常不當地按摩刺激毛孔,就會使礦
物油浸透入皮膚內,引起黑色素分泌增加,黑色細胞異常興奮,而形成黑色
素沉澱的黃褐色斑點。